一、個人簡介
楊海峰,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核心成員。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天文台,理學博士,從事特定背景的大數據挖掘方法及機器學習、河外星系光譜分析的研究工作。
通訊地址:太原市萬柏林區窊流路66号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
郵編:030024
電話:0351-6998016
Email:hfyang@tyust.edu.cn
二、學習工作簡曆
(一)受教育經曆
2012/09 - 2016/01,中國科學院大學,國家天文台,博士
2004/09 - 2007/06,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碩士
1997/09 - 2001/07,山西師範大學,數計系,學士
(二)工作經曆
2017/12 – 至今,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教授
2011/09 – 2017/12, 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副教授
2006/09 - 2011/09 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講師
2000/09 - 2006/09 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計算機系,助教
三、榮譽與獲獎
2020年獲得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三育人”先進個人
2019年獲山西省教授協會“山西省教學名師”稱号
2018年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青年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1年獲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年度優秀青年教師”稱号
2010年獲山西省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工科組二等獎,同年,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記一等功1次
2010、2009年連續獲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中青年教學基本功競賽一等獎
2010年指導學生陳偉獲 “藍橋杯”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 山西賽區一等獎,總決賽三等獎
2011年指導學生周中餘獲 “藍橋杯”全國軟件專業人才設計與創業大賽 山西賽區一等獎,總決賽三等獎
四、教學工作
(一)主講課程
本科生:《算法與數據結構》、《離散數學》、《人工智能基礎》
研究生:《人工智能及應用》、《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
(二)主持/參與教研項目
山西省教改項目,新時期《算法與數據結構》等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法研究(J2020213),2020.08-2022.08,負責人
山西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算法與數據結構》(K2020148),2019年立項培育,2020年通過認定,負責人
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教改(重點)項目,《算法與數據結構》等軟件類專業基礎課程體系教學改革(JG201908),2019.04-2021.03,負責人
山西省教改項目,工程認證背景下《數據挖掘》課程教學法研究(J2019129), 2019年,第2負責人
五、研究生招生
博士研究生:控制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
研究方向:大數據挖掘及應用、智能優化與決策支持
碩士研究生: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
研究方向:數據挖掘與并行計算
六、科研工作
長期從事特定背景下的數據挖掘方法、河外星系光譜分析的研究工作,以SDSS、LAMOST等科學工程中實測的巡天光譜數據為背景,針對海量、高維、稀疏、低信噪比等數據特征,開展了離群數據挖掘理論與方法、特定目标搜尋策略以及光譜特征分析等方面的深入研究。近年來主持、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西省科技攻關等10多項科研項目,曾參與LAMOST科學工程的光譜數據處理及質量評估工作,發表SCI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1部。
(一)近期主持與完成的主要科研項目
LAMOST重大成果培育項目,項目編号:2020156,2020.10-2021.10,主持,(在研)
山西省重點研發項目,項目編号:201903D121116, 2020.1—2021.12,主持(在研)
國家基金委天文聯合基金項目(重點),項目編号:U1931209 ,2020.1—2023.12,第2負責人(在研)
山西省平台基地專項,“海量數據分析與并行計算” 山西省科技創新重點團隊,項目編号:201805D131007,核心人員,(在研)
山西省重點研發項目,項目編号:201803D121059, 2019.1—2020.12,第3負責人(在研)
國家基金委天文聯合基金項目,項目編号:U1731126,2018.1-2020.12,主持(在研)
新澳门京葡萄威尼斯入口博士基金,項目編号:20162007,2016.1-2018.12,主持(結題)
山西省科技攻關項目,項目編号:2015031009,2015.1-2017.12,主持(結題)
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項目編号:41372349,2014.1-2017.12,第三負責人(結題)
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項目編号:61272263,2013.1-2016.12,第二負責人(結題)
(二)近期發表的代表性論著
1、著作
[1] 楊海峰,天體光譜數據挖掘與分析[M], 電子工業出版社,2016.12
2、學術論文(近10篇)
[1] Cai, Jianghui, Y. Li and H. Yang .A new method for clustering of boundary spectra[J].Journal of Astrophysics and stronomy,2020,41.1.
[2] QU Cai-Xia, YANG Hai-feng, CAI Jiang-hui, XUN Ya-ling. P-Cygni Profile Analysis of the Spectrum: LAMOST J152238.11+333136.1.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2020, 40(04): 1304-1308.
[3] Yang H , Qu C , Cai J , et al. SVM-Lattice: A Recognition & Evaluation Frame for Double-peaked Profiles[J]. IEEE Access, 2020.
[4] Qu C, Yang H, Cai J, et al. DoPS: A double-peaked profiles search method based on the RS and SVM[J]. IEEE Access, 2019, 7: 106139-106154.
[5] Yang Y, Cai J, Yang H, et al. TAD: A trajectory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spatial-temporal density analysi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20, 139: 112846.
[6] Qu Cai-xia, Yang Hai-feng, Cai Jiang-hui,Luo A-li,Zhang Ji-fu. Featur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Double-Peaked Emission Line Spectra Based on Relevant Subspace. 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2019,39(6), 1677-1682. (SCI)
[7] Yang H. A Study of Superimposed Components Recognition and Analysis on LAMOST Extragalactic Spectra[J].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16, 129(971): 017001.
[8] 楊海峰, 蔡江輝, 張繼福,等. LAMOST離群光譜J140242.45+092049.8特征分析[J]. 光譜學與光譜分析, 2017(4)
[9] Du C, Luo A, Yang H, et al.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Rare Spectra Retrieval in Astronomical Databases[J].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 2016, 128(961): 034502.
[10] Yang H F, Luo A L, Chen X Y, et al. A sample of E+ A galaxy candidates in the Second Data Release of LAMOST Survey[J].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15, 15(8):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