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科研

科研機構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科科研 >> 科研機構 >> 正文

群智計算與雲計算實驗室

發布日期:2024-07-17    點擊:

群智計算與雲計算實驗室是2023年由物聯網與雲計算實驗室和複雜系統與計算智能實驗室從事群智計算的孫超利教授團隊聯合重組而成,主要從事數據驅動的進化計算理論群智感知與協同優化、雲制造與雲安全等方向的科學研究工作。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16名,其中教授6名 副教授6名、碩士研究生導師12人。擁有”信息安全及綜合電磁防護技術”山西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近年來,共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項、青年項目2項,山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等20餘項,發明專利(公示)和實用新型專利30餘項,在IEEE TEVC、KBS等中科院SCI一區Top期刊以及電子學報、自動化學報、信息安全學報等CCF中文A類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中英文學術專著5部。

實驗室已與山西鋼科碳材料有限公司、中車永濟電機公司、中鐵十二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優鮮多歌供應鍊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固且持久的産學研合作機制,旨在通過科研與生産實踐的深度融合,推動技術創新與産業升級。同時,實驗室還與埃克塞特大學、薩裡大學以及西湖大學等國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深入的合作關系,共同培養高素質人才。此外,實驗室孫超利教授還積極承擔社會服務工作,目前擔任IEEE TEVC、EAAI、CAIS等知名期刊的編委。

研究方向一:數據驅動的進化計算理論

該方向圍繞智能制造中産品設計、新材料工藝流程設計等複雜優化問題,基于曆史數據和經驗知識 利用機器學習技術引導問題最優解的搜索,針對昂貴多目标優化問題、昂貴大規模優化問題、分布式昂貴優化問題等展開深入研究,加快輔助突破國家重點關注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

研究方向二:群智感知與協同優化

該方向通過“人-機-物”異構群智能體的有機協作、競争和融合,利用其感知能力的差異性、計算 資源的互補性、節點間的協作下和競争性,構建具有自組織、自學習、自适應、持續演化等能力的智能感知計算空間,針對群智能體自組織協作計算、跨空間協作感知計算以及群體分布式環境下人機物群智能體的增強學習等展開深入研究,實現智能體個體技能和群體認知能力的提升。

研究方向三:雲制造與雲安全

該方向通過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與制造業相融合,實現制造資源的共享和可視化管理針對雲制造架構與模型、制造過程可視化與監控、雲環境下數據和操作安全等展開深入研究,實現制造企業和用戶在雲環境中根據實際需求動态調整和配置資源以提高生産效率和降低成本,并确保數據和操作的安全性。

Baidu
sogou